比思論壇

標題: 螺蛳粉 [打印本頁]

作者: 温良恭俭让    時間: 2025-6-3 09:18
標題: 螺蛳粉
螺蛳粉(Liuzhou Luosifen)[20],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1][2][3]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关心,螺蛳粉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申报的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4][16][17]

2024年5月,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并正式实施。根据该标准,柳州螺蛳粉有了统一的英文名“Liuzhou Luosifen”。[20]

2025年1月广西一企业生产的螺蛳粉产品通过印度尼西亚乌拉玛委员会清真产品保证执行局的清真认证。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7]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screenshot_20250603_091630.png (954.25 KB, 下載次數: 6)

screenshot_20250603_091630.png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dn.life/)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