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休閒] [艾米.沃德曼] 穆罕默德的花園 (134MB@PDF@KF/JU/FD/DU/UD)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

好友

3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昨天 18:19
  • 簽到天數: 235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17736
    金錢
    78977
    威望
    34591
    主題
    140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昨天 23: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檔案名稱】:穆罕默德的花園
    【檔案大小】:134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繁體中文
    【檔案空間】:KF/JU/FD/DU/UD
    【上傳日期】:2025/09/17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The.Submission.jpg
    【內容簡介】:
    有時候,傷慟是一種霸凌;
    有時候,愛國也是。

    探討「九一一」備受好評的小說,榮獲眾多獎項:

    ★英國柑橘獎二○一二年初選入圍
    ★英國《衛報》二○一一年「首作獎」入圍
    ★美國海明威獎二○一二年「最佳首作小說」入圍
    ★《紐約時報》二○一一年「年度最受矚目好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矚目好書」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年度十大小說」
    ★亞馬遜書店「年度十大首作」暨「年度百大好書」
    ★邦諾書店二○一一年「年度矚目好書」


      在九一一紀念館的隱名競稿決選會議中,經過幾番熱烈討論,
      評審選出了一份兼具美與療癒功能的設計圖──《花園》。
      
      就在評審團打開設計者資料時──「上帝啊,他媽的!是該死的穆斯林!」──
      「穆罕默德.可汗」這個名字就像另一顆炸彈,引發了紐約甚至全美國另一場不安與混亂。
      
      ●那是療癒人心的花園?還是烈士的天堂?
      
      穆罕默德.可汗是建築師,也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
      他只想出人頭地,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的作品,也相信自己的設計理念能為人們提供療癒。
      然而,紀念館的用意在於安撫人心,是一種國家象徵、一種歷史符號,
      由穆斯林建築師設計的九一一紀念館,帶來的是療癒,還是二次傷害?
      在同一棵樹下、同一條步道上,它究竟為罹難者家屬提供了撫慰?
      還是壯大了伊斯蘭極端份子永世不朽的幻想?
      
      ●容忍不是愚昧,偏見才是。
      
      穆罕默德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國家竟視他為外人;
      假如他不是穆斯林,他的設計圖就不會被聯想為烈士天堂。
      他拒絕回答設計理念,拒絕證明自己的清白。
      他決定打死不退,不想拋頭露面叫賣自己,不願對同胞高喊:「我不可怕……」。
      
      ●他們該堅守信念,或屈從於疑懼?
      
      這一切就像一場核爆,幾乎將所有人都捲了進去:
      主張紀念館應體現寬容與和平、卻在最後一刻背棄他的評審團家屬代表;
      自認能透過筆下文字呼風喚雨的嗜血女記者;
      一心想填補遺址空缺、用盡手段勸退穆罕默德的評審團主席;
      從反對《花園》興建過程中找到人生新舞台的酗酒男子;
      為穆罕默德仗義直言而遭刺殺身亡的非法移民遺孀;
      因為他再也分不清野心和原則而選擇離開的律師女友……
      
      他們恐懼、傷痛;他們或歧視或包容,時而相濡以沫,時而彼此傷害。
      他們因內心深處種種難以言說的情緒而失控……
      
      這花園如此空靈,寧靜,美麗……
      美不是一種罪,它的原罪不是因為美。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劃序)
    香港傳媒人、《中東現場》作者/張翠容
    文化與政治評論家/張鐵志
    作家、評論家/楊照
    作家/蔡康永
    導演/戴立忍

    「一部真知灼見的作品,角色複雜,勇於質疑人類動機,正視九一一悲劇而不至於沉入濫情的泥淖……這是一部來得正是時候的小說。九一一事隔十餘年,如今終於能拉長景深,回顧過去、現在、將來的我們。」
    --《美聯社》

    「沃德曼初入文壇之作敘事明確、筆力強勁,在九一一小說林中獨樹一幟,鼓勵人們反躬自省,並捫心自問九一一之後眾人迴避的一些問題:意識形態與道德觀之間的樊籬何在?歧視與愛國心如何劃清界限?」
    --《新聞週刊》

    「沃德曼的《穆罕默德的花園》,是一本刻劃複雜心境、呈現社會勾心鬥角的小說,面對九一一之後的美國,提出痛徹心扉的諸多疑問,深究『美國人』一詞的真諦。」
    --《今日美國報》

    「《穆罕默德的花園》讓我們與代表各界的角色共處,體會他們個別的處境、團體向心力、野心、心痛,感受這些人如何左右美國民主,讀來令人大呼痛快。」
    --《舊金山紀事報》

    「文思清晰,發人深省,娛樂性十足……」
    --《紐約時報書評》

    「《穆罕默德的花園》是一本成就卓絕的小說,節奏、對話、人物、情節從開場就引人入勝……故事以美國民眾辯論議題為主軸,同時痛心疾首暗示,後九一一現象的元凶不是凱達組織,不是小布希,而是大眾傳媒。」
    --《克里夫蘭公論報》

    「沃德曼過人之處是讓讀者融入對話──生動且衝擊力大的激辯──以巧妙的手法將焦點從九一一轉移至紀念過程,藉由文字推衍,透過她對歷史的敬意──選擇踏上謙卑的文字舞臺表現個人的屈從心──使其小說傲然屹立於歷史中。」
    --《華盛頓郵報》

    「大師級的處女作……沃德曼在敘事過程中展現資深記者追究真相的膽識,也顯露天生小說家信手拈來的文采。」
    --《娛樂週刊》

    作者簡介:
    艾米.沃德曼(Amy Waldman)
      耶魯大學畢業,曾任《紐約時報》記者、駐南亞特派中心共同主任、《大西洋月刊》全國特派員,也曾是拉克里夫高等學院研究員,並曾在柏林的美國學院研究。小說散見《大西洋月刊》、《波士頓評論》、《金融時報》,收錄於《美國二○一○最佳選讀》,目前與家人定居紐約布魯克林區。本書是沃德曼的第一部小說。

    【下載載點】:(如果之前發佈的Katfile.com連接不上線,請以Katfile.cloud取代)
    https://katfile.cloud/9wkj7mu7mrso

    https://jioupload.org/RMKGJOwPm1oP

    https://down.fast-down.com/5gi8moqgglpc

    https://dailyuploads.net/45zajk8dxren

    https://usersdrive.com/k3di6fyyyc1a.html

    【解壓密碼】:無

    【Katfile資源總集】【檔案連結分類下載Excel列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9-18 14:43 , Processed in 0.0354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